茶产业作为我国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及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发布新的研究成果。在整合分析35项研究的211组数据后,科研团队发现,采用有机肥不仅能让茶园产量提升,还能优化茶叶中的风味物质结构,大幅改善品质。
“有机肥替代化肥”,背后藏着怎样的科学逻辑与技术路径?本报记者采访了茶叶研究所这项研究的主创团队。
故事要从科学家们对茶园土壤状况的观察说起。“我们依托国家土壤质量西湖观测实验站,持续追踪中国各地茶园土壤质量多年,发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土壤酸化、板结问题普遍严重,pH值普遍低于5.0,有机质含量明显下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生态栽培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李鑫介绍道。
“长期过量使用化肥,特别是尿素和复合肥,使土壤变得‘疲惫’,茶叶的风味物质失衡——比如茶多酚和氨基酸的比例紊乱,香气物质含量也下滑了。”李鑫说,这一变化不但影响了茶叶品质,也对茶农的收益造成了隐性打击。
在这样的背景下,系统研究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提升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机制,对实现茶树生态低碳栽培和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与此同时,国家政策导向也明确指向绿色转型。今年年初,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实施“科学施肥增效行动”,大力推动化肥减量替代。
“有机肥替代化肥”,就是茶树生态栽培创新团队提出的绿色路径。李鑫说:“这不仅是一种施肥方式的转换,也是对整个茶叶产业链的一次生态再造。”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少博给出了专业解读:“我们整合了大量的田间试验,关键变量包括肥料投入量、有机肥替代比例、有机肥的种类等。从结果来看,不同有机肥的作用确实各具特点。”
“例如商品有机肥、动物粪肥,增产效果显著,尤其适合需要快速提升产量的茶园;植物残体、沼渣更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提升土壤活性,改善结构;菜籽饼肥在江南茶区表现尤为优秀,尤其适用于绿茶种植,因为它有助于降低茶多酚与氨基酸的比例,从而提升绿茶的清香与鲜爽口感。”张少博说。
研究团队特别提醒,不是替代比例越高越好。他们在试验中发现,过高比例的有机肥替代(尤其是单一类型),反而会引发芽密度下降等问题。因此,科学搭配、动态调整,是替代的关键。
“这也决定了‘有机肥替代化肥’不是简单的‘以A换B’,而是一场系统工程。”张少博说,“采用‘植物源+动物源’肥料轮替使用,结合土壤情况‘按需投喂’,才能实现可持续种植。”
研究成功后,如何推广呢?面对丘陵为主的茶区地形,有机肥体积大、运输难、人工成本高等问题,实实在在横在茶农面前。
对此,研究团队专门引进了日本京都大学博士负责研发“茶园智能农机装备”,包括单轨运输机,解决山区运输难题,以及耕作施肥一体机,降低人力投入。农机农艺融合的作业体系,让科技长在泥土里,得到了茶农的认可。
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在浙江、四川、西藏等地展开大规模示范推广。李鑫说:“我们还把技术推广到了非洲,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一国一品’示范项目的核心内容,正在肯尼亚试点应用。项目聚焦于将中国成熟的低碳茶生产技术体系与认证标准引入肯尼亚,通过本土化应用与能力建设,助力非洲主要产茶国构建环境友好、气候适应型茶产业,还为深化中非农业科技合作树立了新标杆。”
不久前,由联合国粮农组织驻肯尼亚代表处主办的“国际低碳茶研讨会”在肯尼亚基苏木举行。李鑫在研讨会系统分享了中国在茶树生态栽培、低碳茶园管理及绿色加工技术等核心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与突破性科研成果。李鑫说,生态低碳模式不仅能显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物多样性,更能提升茶叶品质与茶产业气候韧性,是实现茶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路径,为全球同业提供了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方案。
“我们的实验表明,生态效益非常显著。”张少博说,“传统化肥区几乎见不到蚯蚓,而使用菜籽饼肥的茶园里,每平方米蚯蚓多达12条。别小看这些蚯蚓,它们是最好的‘土壤医生’,说明土壤恢复了活性。”
生态回归,也带来韵味回归。有机肥能提高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适当降低茶多酚与氨基酸的比值,让茶汤更甘鲜、少苦涩。
“我们希望,让农民种得更轻松、茶叶卖得更高价、消费者喝得更健康。”李必赢官方网站 必赢平台鑫说。
从提升土壤质量到改善茶叶品质,从节本增效到走出国门,“有机肥替代化肥”看似是一次微小的土壤革命,实则为中国茶产业的绿色转型打下了厚实的底层逻辑。
研究团队表示,未来,他们还将聚焦有机肥与微生物协同机制、可持续茶园系统构建等课题,在对接全球标准的同时,服务好每一个茶农。
在四川成都锦江区东御街88号十字路口,一款名为“通天晓”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在不联网的状态下,可以根据路况打出交通指挥手势,协助交警维护交通秩序,还时不时与行人互动,科普交通安全知识。 这种不联网、不上云,在设备本地直接运行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式被称为“端侧人工智能”,因其低时延、节约带宽、保障数据安全的特点被视作人工智能普及应用的核心趋势之一。…
人民网北京7月15日电 (记者孙博洋)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2024年,全国共有检验检测机构53057家,全国检验检测行业共实现营收4875.97亿元。 据市场监管总局认可检测司司长况旭介绍,从2024年度全国检验检测统计结果来看,检验检测行业呈现出“三升三降”的特点: 一是行业营收和单位产值稳步上升,机构数量和证书数量出现下降。…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联系我们
电话:0771-2219654
手机:18878725696
公司地址
地址:南宁市青秀区东葛路118号南宁青秀万达广场西3栋2522号
公司名称
必赢官方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