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win-必赢(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bwin网站:从“望天收”到“吨粮田”—必赢官方入口
bwin网站:从“望天收”到“吨粮田”
信息来源:网络    时间:2025-07-19 14:26

  雁门关外,应县一望无际的玉米田长势喜人,碧绿的叶子在阳光下舒展。这个昔日“望天收”的农业大县,而今正以科技为笔,描绘“藏粮于技”的现代农业新画卷。

  “去年这片地种植玉米5.36亩,秋天颗粒饱满,省市县农业农村部门和中国农业大学专家实收测产,平均亩产1274.93公斤,刷新了全省玉米单产纪录。看看,今年玉米长势又不赖,定能再获丰收。”7月16日,在应县金城镇龙泉村66岁的玉米示范种植户孙绪兴奋地告诉记者。

  站在这片长势喜人的玉米田,记者看到,一垄垄玉米碧绿旺盛。“我采用了膜侧播种、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种植了高密植DF899玉米新品种,抗性好、产量高、大棒型。”孙绪开心地说。

  玉米是应县主要农作物,每年种植规模在80万亩左右。但是,传统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盐碱化耕地达15%,土地变得贫瘠,广种薄收。如何让“贫瘠田”变“聚宝盆”?近几年,应县把玉米单产提升放在首要位置,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进品种更新,强化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实行技术集成融合,全县建成高标准农田43.83万亩,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

  “2023年,应县实施玉米绿色高产高效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2024年实施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整建制单产提升行动,大力推广玉米抗旱优良新品种、水肥一体化技术、艺机一体化技术等6项旱作农业技术,玉米亩产逐年提升,2024年玉米单产比2023年提高10.3%。”应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服务中心主任张天保告诉记者。

  2024年,该县核心区示范田亩产突破1300公斤,全县粮食总产量达6.7亿斤,较三年前增长14.8%,实现了从“广种薄收”到“密植高产”。

  “这是大丰种业试验种植的大丰1407、大丰1310、DF1029、启单1804等12个玉米新品种,试验成功就大面积推广种植。”在龙泉村村东旧瓦窑地,孙绪指着自己的3亩玉米试验田说。记者在玉米地内看到,试验田里每垄隔段插着一个小牌,标注着玉米试验新品种名称。

  在大临河乡圣水塘村南35亩“千亩方地”,应县益丰种植专业合作社承担着玉米宽窄行高密度种植试验示范任务。在该地块,益丰种植专业合作社3名社员正在查看玉米长势。“我们实施深松密植、水肥一体化、膜侧播种技术,种植的是金科玉3306,玉米长势喜人,每亩定苗7000株左右。在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我们实施了统防统治、一喷多促技术。同时,从播种到清地,全程机械化作业,播种时使用了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技术,确保了玉米播种密度。”合作社负责人杨建中告诉记者。

  社员田治海和杨建中走进玉米地里,用卷尺丈量了一下株距行距。“今年预计亩产可达1300公斤以上,预估亩增收500多元。”杨建中高兴地说,“如果试验成功,我们将向周边村民大面积推广种植。”

  作为粮食生产大县,应县整建制单产提升涉及11个乡镇30个村,单产提升核心片面积13.74万亩,打造2个万亩高产片、10个千亩示范方、50个百亩攻关田。

  “bwin官网网站你看,蚯蚓都回来了。”在大黄巍乡师坊村盐碱地改良现场,种粮大户师毓敏蹲在玉米地里,抓起一把黝黑的土壤,记者看到,蚯蚓在土壤里蠕动。师毓敏欣慰地告诉记者,“引入山西农业大学‘一降两改三提升’盐碱地改良技术,大大提升了亩产,以前这里种玉米亩产不足300公斤,盐碱地改良后,去年亩测产达到850公斤。今年种植DF899玉米1050亩,带动更多农民依靠新技术稳产高产。”

  全县在沙壤地、胶质地、盐碱地等不同性质地块以及实施秸秆还田、绿肥轮作等技术后的地上试验示范种植新品种玉米。“旱作区选种,耐旱性是第一标准,还要耐密、抗倒、宜机收。”在应县种子推广中心实验室里,站长赵守平展示着最新引进的DF899、瑞普909、联创839等玉米新品种,“我们将吸水能力更强、根系发达、扎根深、耐密的新品种根据不同性质的耕地大面积推广。”

  应县加快玉米绿色高质高效整建制单产提升,带动群众应用良田、良种、良法、良机和良制,促进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大力发展“吨粮田”。

  “今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3万亩,采取了宽垄密植‘4+4’模式,玉米4垄,大豆4垄,每亩玉米4500株左右,大豆9200株左右。这样种植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既降低了成本,又增加了效益。”在应县段寨村村西,仁慧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段仁新告诉记者。

  仁慧种植专业合作社是玉米种植大户,运用智慧农业种植,全部数字化管理。“今年玉米大丰1407和大豆黑农62、圆豆1号都是抗旱新品种,我们通过物联网传感器,精准判断何时浇水、施肥,保证作物正常生长所需,按照往年试验,玉米亩产800公斤左右,经济效益很可观。”段仁新笑着说。

  “精准农业”、农机智能作业、作物绿色防控模式正在改变传统耕作习惯。席家堡村的滴灌系统与智能施肥机联动,根据玉米不同生长期需求,自动配比氮磷钾比例。在播种期,玉米播种已不再沿用传统春播法,全县采用“艺机一体化”播种技术,一次作业可完成播种、施肥、铺滴灌、覆膜四道工序,效率比传统人工提高50倍。应县浩富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姜浩富说:“出动11台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拖拉机春播,开展复合一体化作业,每天完成播种1600亩。”

  该县玉米病虫害防治实行“统防统治”,成立10余个专业化防治队伍,配备无人机、大型喷药车等设备,实行统一测报、统一配方、统一时间等“五统一”,实现病虫害防控全覆盖。无人机植保提高了防控效率,全县13.74万亩示范片,协同作业出动6架无人机、23天时间完成了病虫害防治,农药利用率提升20%,作业成本降低60%。

  “农民有问题,只需打个电话,专家两小时内到地头。”应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专家郭乐栓说。玉米要丰产,科技作保障。全县科技人员下沉一线,解决农民技术难题。组建了由56名专家、214名农技员、500名科技示范户组成的“三级农技服务网络”,每个村都有“田秀才”,每个示范片都有专家蹲点。同时,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山西农大(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所长张中东带领团队在应县建立起“科技小院”,实现了“实验室—试验田—农户家”技术直达。

  这片曾经干旱贫瘠的土地,如今已成为丰收的“粮仓”。“应县的探索,让我们看到了旱作农业的潜力。只要坚持科技引领、系统推进,‘藏粮于技’完全可以突破资源约束。”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璞说。(记者马占富)

  走进应县的玉米田,最震撼的不是满眼的绿意,而是随处可见的“科技印记”——北斗导航播种机在田垄间画出笔直的线条,智能施肥机根据土壤数据自动配比营养液,无人机群掠过天际实施精准植保。当66岁的孙绪用手机App控制滴灌系统时,我强烈意识到,传统农业正在这里经历一场变革。

  在师坊村的盐碱地里,种粮大户师毓敏抓起一把掺着蚯蚓的黑土,兴奋地说:bwin官网网站“蚯蚓都回来了。”这是科技的“魔法”。从亩产不足300公斤到达到850公斤,变化的不仅是数字,更是农民对土地的信心。田间地头的“三级农技服务网络”令人印象深刻:农技员背着工具箱随叫随到,专家团队把实验室搬到田埂,科技示范户变身“田秀才”传经送宝。这种“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务实作风,让农业科技更加接地气。

  应县的实践证明,在资源约束型地区,科技是突破瓶颈的关键变量。当“望天收”的无奈变成“科技种”的从容,当“广种薄收”的旧模式转为“密植高产”的新范式,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粮食单产的提升,更是现代农业的光明前景。(马占富)

bwin网站:从“望天收”到“吨粮田”(图1)

  “今年前9个月我家收入一共3.1万多元,仅通过土地流转种植马铃薯和在基地干活,收入就增加了1万多元。”在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东梁乡东梁村,村民王建明掰着手指算起丰收账。…

  戴上眼镜,躺在沙发上,眼前出现虚拟场景:自己仿佛在飞跃高山峡谷,雄鹰不时从身旁掠过,风声呼呼作响。忽然,一个360度的大转体,让人发出惊呼,倍觉兴奋。…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 首页 | 关于必赢 | 新闻中心 | 产品展示 | 招商加盟 | 联系Bwin |

ICP备案:桂ICP备19008711号 Copyright © 2024 必赢官方入口 版权所有